Skip to main content

Microsoft Surface Studio 拆解

Guide Information

= Done = Incomplete
English
Chinese
    Good news, everyone! Microsoft made their first desktop ever. The Surface Studio is big, expensive, powerful, and most importantly, it's on our teardown table. Is this a machine for creative pros, or a me-too entry in the modern wave of fashionably disposable hardware? If it survives this teardown, we'll have our answer. Let's tear down the Microsoft Surface Studio.
    Need a window on the teardown world? Follow us on [link|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Fixit|Facebook|new_window=true], [link|http://instagram.com/ifixit|Instagram|new_window=true], or [link|https://twitter.com/ifixit|Twitter|new_window=true] for high-def updates.
    [video|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Nk0yTKj0oU]

    Guide Steps

    Step 1

    虽然没有圣诞长袜,但是我们认为这个机器还是塞了好多好东西:

    Step 2

    它重21磅(约合9.5公斤),按理说转动屏幕很费力,但你仅用一根手指就可以把它推倒到20º。

    Step 3

    这个显示屏是这台 PC 的一个配件。首先,我们要看一下它都有什么样的接口。从左到右:

    Step 4

    外部看够了,我们要看看里面了。我们把Studio翻过来,希望能找到进入方法。

    Step 5

    把后盖打开,我们发现了好多部件。。。

    Step 6

    使用了一些小手段,我们把两个Delta制造的排气扇给拆出来了。

    Step 7

    我们看到标准、可移除64G 闪迪 Z400s M.2 SSD:

    Step 8

    接下来我们继续挖掘铜矿, 拆除了亮闪闪的散热槽。和 27" iMacs中类似。

    Step 9

    我们很高兴地为您介绍,在这里有一个标准的SATA硬盘接口,与之连接的是一块标准的SATA硬盘。

    Step 10

    虽然说不仅Surface Studio有SD卡读卡器,但是Studio的读卡器是在一块单独的模块化电路板上的!其它的芯片包括:

    Step 11

    从这里,我们可以拉出电源,一个定制的Lite-on(建新电子)单元,具有双额定电压(100-240 V)。

    Step 12

    我们离主板很近,我们几乎可以尝到它。最好的猜测:它尝起来应该像玻璃纤维和铜。

    Step 13

    在上面,我们发现了下面这些芯片:

    Step 14

    第二面

    Step 15

    Step 16

    正如所承诺的,是时候回到那个巨大的28“玻璃显示屏。偶滴天!

    Step 17

    我们暂时将注意力转移到桌面更多的螺钉,更少胶水部分,希望我们能够更幸运地移除它。

    Step 18

    我们花了很久才拆到这,但显示屏更换是Studio最简单的工作之一。对任何使用Surface Dial 手重的童鞋来说,这是个好消息。

    Step 19

    拆下铰链部分后,显示屏与其外壳就完全分离了。

    Step 20

    隐藏在显示屏背面,我们找到主板的另一半。严格地说,在这个单元中隐藏有更多的芯片。主要包括:

    Step 21

    Step 22

    和一些不太显眼的芯片

    Step 23

    Step 24

    我们在这个工作站上花了很长时间,这里是我们找到的所有零部件!好吧,绝大多数。

    Step 25 — 最后的想法

    微软Surface Studio 拆解难度系数5分 (满分10分,10分为最简单拆解)

    Your contributions are licensed under the open sourc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.